雌三醇软膏治疗白癜风是否有效很多外地人爱上潮菜,都是从一碟香辣鲜美的炒薄壳开始的。的确,作为潮汕一种价廉味美,营养丰富的大众化海味美食,薄壳诱人的色香味让海内外食客回味无穷。
蔡澜先生的华夏系列之《潮州帮口》一书中对于“薄壳”是这样写的……
薄壳是最具代表性的潮菜之一。薄壳有很多种食法,以炒薄壳来说,除了蒜头辣椒,一定要加入一种叫金不换即(九层塔)的香料。如果欠缺了这种香料,那么吃起来就不对味,换而言之就不是正宗的潮菜。薄壳还有一种重要的食法就是制成去壳的薄壳米。但这口味更特别,除了盐之外不加任何调料,通过食物的本味,达到了“至味无味”的境界。旧时生活困难,腌制的咸薄壳,又称为凤眼鲑,往往是穷人赖以下饭度日的重要杂咸。
据史书记载,自明朝开始就有了薄壳。
薄壳又名海瓜子,学名寻氏肌蛤,因壳薄故而称为薄壳,属贝类海产品,生长繁殖在浅海湾的滩涂中,水深约3-4米,成片粘连在一起。薄壳在潮人的文化和经济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相关资料显示薄壳的人工移殖是盐灶先人首创的,在清嘉庆《澄海县志》中已经有了薄壳场的记载:“薄壳聚房生海泥中,百十相黏,形似凤眼,壳青而薄,一名凤眼鲑,夏月出佳,至秋味渐瘠。邑亦有薄壳场,其业与蚶场类。”
古往今来,盐灶人对薄壳的捕捞至加工成薄壳米有着悠久的历史,也积累了熟练的潜水捕捞技术和加工工艺操作方法。因盐灶人世代相传盛产而远近闻名,故有“盐灶薄壳米”的美称,也是南国海滨独特的海鲜美食。直到解放后,当地的渔民还不时被泰国、福建等地聘请前去指导养殖。
薄壳米的制作
薄壳米相信每个潮汕人都吃过,但它是怎样制作的,薄壳是怎样从海里收割起来的,薄壳宴又是怎么一回事,也相信有许多人没见过吧?其实薄壳米是通过水煮法让其肉跟壳分离,然后捞其肉,俗称薄壳米。
加工薄壳米的工序繁多,要经过“脱蹬”、“筛选”(去除杂质)、“浸漂”(去除土粉)、“煮沸”、然后用竹扒(工具)、搅拌(让其肉跟壳分离)、“捞米”、“洒盐”(让滤去多余的水份)、“装篓”,等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
这一过程的操作也称为“打薄壳米”。在生产过程中对火候、水温、用力、盐量的控制尤为考究,其中只要一道工序出错,就会影响薄壳米的口感及美观和缩短保鲜时间。
打薄壳米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也是对一个打薄壳米师傅体力的考验。他用的是“内力”,如果用力过大就会把薄壳肉打烂了,也就影响了美观和口感,另外对于火候的控制也是相当重要的,如果过火了会使薄壳肉收缩影响口感及产量,如果不够火候会使薄壳肉打不出来就更浪费了。
技术及火候控制得好,每一百斤薄壳能加工出近二十斤薄壳米,技术一般的就只能加工出十五斤左右。另外对炉灶的做法也是相当讲究的,灶面2米*3米,灶高1.2米,鼎的直径1.2米。灶的里面一边应填上混凝土,使火力只能烧在师傅站的一边,这样当鼎里的水烧开时一边会滚开,另一边就不会滚开的,称为“阴阳火”。
当水开时薄壳就倒进鼎里,师傅就用一把2米外长的竹扒往阳火的一边猛打,让肉跟壳分离。这样熟了的薄壳米也自然地移到对面阴火的一边去,就很容易把薄壳肉捞起,看起来也非常神奇。
盐灶先民又是怎样想出将薄壳制成薄壳米呢?也许与历史及地理位置有关。
盐灶,位于汕头市澄海区最东面的一个小村落,与饶平相交界,依山临海,自然条件非常好,自古出产薄壳。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以前交通不发达,这里的先民到各地卖鲜薄壳只能用肩挑,十分辛苦,加上鲜薄壳的耐鲜度极短,又没任何条件能把它保鲜,所以卖不完的只能倒掉,非常浪费。
于是就想出了将卖剩的薄壳煮熟取其肉就不浪费了,顾名思义,就是薄壳米。这样一来既解决运输难这一大难题,而且薄壳米加了盐也比鲜薄壳更易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