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产能过剩 顶尖制造商继续扩张
【中国玻璃】据各大顶尖光伏制造商最新公布的财报数据及战略显示,全球光伏产业产能过剩或许不会很快消失。
产能过剩导致光伏组件平均销售价格快速下跌,并且对制造利润率产生冲击性影响。
由于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企业不得不暂停或关闭现有工厂,从而维持利润率。
但是,这中间存在着微妙的平衡之举,没有公司愿意放弃其在全球的市场份额,2002年至2012年,全球光伏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2%。
各家光伏企业正在市场占有率及利润之间做出抉择。
而大型上市制造企业所采取的战略则印证了这点,目前各大企业在战略上各有不同,其中一些企业继续提高不断亏损的产能,而另一些企业搁置扩张计划,但是只有极少数企业已经暂停或关闭工厂。
这或许并不预示着前景广阔,精简产能将成为全球光伏产业重新获利的主要路线,随着企业继续囤积库存、关闭工厂或者申请破产,这意味着更多价值的毁灭。
产能变动
近日,全球十大光伏制造商中七家公布了出货量等数据,这些数据印证了光伏产业的惊人增长。
这些企业分别是美国FirstSolar、韩华太阳能、晶澳太阳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英利绿色以及阿特斯太阳能。
截至去年年底,仅仅这七家组件制造商的产能相当于2012年全球光伏组件实际需求量的44%。
鉴于全球共有100家或者是更小规模的光伏组件制造企业,这表明光伏产业的确存在产能过剩。
根据上述七家光伏制造商的财报数据显示,截至12月,这七家企业的组件产能总计达到13,650MW。而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EPIA)透露,去年全球组件实际需求量为31,095MW。
就上述这些企业的制造战略而言,2012年七家企业当中有两家削减了产能,其中一家企业维持产能不变,而其余四家企业继续扩张产能。
这七家光伏企业产能总计达到1,470MW,增幅达12%。
其中三家企业对2013年的产能预期做出了预估,两家企业预期其产能仍维持不变(晶科能源与晶澳太阳能),而一家企业预计产能或许将小幅扩增(增幅为4.2%,天合光能)。
市场战略
这些业内领先的企业并非产业的缩影:他们是拥有最多资源并成功经受住光伏动荡的企业。
在随后的产业整合浪潮中,目前有两大互相对立的市场战略可使企业幸存下来并且成为业内的领航者:第一,打造一个更为精简且更加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式;或者是第二种战略,在众多企业已经宣告破产之后,继续提升产能,同时期盼价格能够尽快复苏。
以后者为例,采取“继续扩张”战略的或许就是英利,其工厂产能持续快速增长的轨迹印证了这点,并且英利2012年的年度报告也证明了这一情况。
该公司表示:“产能规模对于光伏制造企业的盈利性和竞争力有着巨大的影响。通过扩张产能达到规模化经济,这对维持我们的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
而丹麦风力涡轮机制造商Vestas或许是更为谨慎的典型代表,其最新的年度财报表明该公司采用了“关注利润”的战略。
风电产业面临着与太阳能光伏相似的问题,其中包括应对不断下滑的电力需求量、主要市场削减补贴以及全球产能过剩。
Vestas表示:“我们不应当不惜代价地提高收益。Vestas将为我们的客户和企业开发可盈利的项目。
全球领先的组件制造商阿特斯太阳能似乎是光伏产业的典型代表,近日该公司宣布今后两年,通过一部分外部合作,其硅片产能将增长十倍。
2013年3月,该公司宣称,预计短期内将扩增2000MW,公司内部将生产300MW,与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成立合资企业生产600MW,其余1000MW将通过长期供应合约的方式。
这或许是一个安全且折中的方案,在谈妥价格的情况下维持灵活性,与此同时专注于盈利性。
诸多实力较弱的光伏企业已经纷纷破产,无疑产能“摧毁”将继续进行下去。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