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三塔,嘉兴人再也熟悉不过了,虽然现在的三塔和“茶禅夕照”牌坊只是一九九九年的产物,而茶禅寺渡尽劫波,有去无回。但耳熟能详的名字和传说早已深入嘉兴人的骨髓,只要一说起三塔,嘉兴里人眼里泛着光!以前嘉兴人往西过三塔就算是出了城,回来转过三塔就算是到了家,因此嘉兴人对三塔的感情不言而喻。是故土,也是乡愁。就连径直穿越古塔古寺遗址的路也用三塔来命名。每年深秋的三塔路上满目金*的银杏,随风摇曳,如梦境一般令人陶醉,无意中又为三塔曾经的辉煌和荣耀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成为了嘉兴的一个网红打卡点,让“三塔”这个名字家喻户晓,声名远扬!
缓缓南下的大运河,经过西丽桥后在三塔附近转了两道弯,又径直朝南扬长而去。唐贞观年间,三塔之地尚是一个水流湍急的深潭,过往的船只时有倾覆,民间传说“潭中有白龙兴风作浪,于是运土填潭,建三塔以镇之”,这就是三塔的由来。潭被称作白龙潭。个人臆测,在白龙潭中或上空飞舞的应该不是龙,而是雷雨季节的闪电,风雨裹挟着雷电,才有了“行舟过此多沉溺”的惨剧。民间的神话传很有生命力,不但在坊间流传千年,甚至白纸黑字出现在了志书上。但运土填潭的却真有其人,他是唐朝末年的僧人行云,没留下太多的史料,但布施的恩泽惠及嘉禾大地,实乃功德无量!三塔既是镇河之物,也是嘉兴人文景观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它又警示着过往的船只,谨慎驾驶,避免发生倾覆和碰撞。那么,在航运人的心里它又是一座航标塔。如今的“茶禅夕照”牌坊
塔初建于唐代,是一座富有传统建筑风格的砖塔,塔身虽不高,但造型美观,设计精妙,给人以美的享受,是古人馈赠给嘉兴的一件瑰宝。现在的三塔前前身是清光绪二年()重建的,一直巍然屹立在运河之畔,历风吹雨打,伴日出日落,看逝水东流,直到年被拆除,不到百年。
寺比塔稍晚,因为时代的需要,也因为其他的原因,寺的名称一改再改,先后叫过龙渊寺、保安禅院、景德寺、景德禅寺、茶禅寺,俗称三塔寺。寺第一次毁于北宋较后时期的战火,相隔不到十年又重建,后历经宋元明清不断修善扩建,寺的规制更加完善宏伟,如果能保存到现在那肯定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刹了!十年浩劫中,寺被用作了中学校舍,也被改造成“五七”干校制药厂。但它最终没能抵挡住那个“破四旧”年代的疯狂,在七十年代初一并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座水泥厂。飞扬的水泥、尘土弥漫在空气里,也刺痛着嘉兴人的神经末梢。年,吴藕汀画了《嘉禾八景图》,其中《龙潭暮云》有注:“三塔、茶禅寺、龙王庙均毁于十年浩劫”。再也见不到“西丽桥波洗暮钟,江天倒浸落霞红。茶禅寺外湾湾水,霜叶芦花一钓蓬”(清朝嘉兴知府许瑶光《茶禅夕照》诗)这样的景致了。独剩一块“茶禅夕照”的新牌坊,孤零零地矗立在运河边,领略夕阳无限好了!
嘉兴朱樵老师的三塔图
以前三塔所处的三塔塘一带有一个比安徽歙县更大的牌坊群,大多是明清两代陆续建造的,数量多达24座,鳞次栉比,形成了一个绵延三里十分壮观的牌坊群。到“文革”前尚存世10座左右。这些牌坊古朴厚重,既有皇帝敕建,也有地方官府所建,是京杭古运河沿岸难得一见的石牌坊群。今日拜读*国华先生关于三塔的文章,得知这些牌坊都在年被“连根拔起”。“破四旧”是年8月19日凌晨才开始的,旨在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相标榜的运动,是伴随着红卫兵运动的兴起而席卷中国大地的一场浩劫。不管是嘉兴有“先见之明”,率先行动了,还是作者记忆有误,反正这些承载着诸多嘉兴历史人文故事的牌坊群,在极短的时间里被毁了个精光。同时期被毁的还有东塔、真如塔、孩儿塔和濠股塔等等。
拆掉的虽是古塔和古庙,释放的却是人们心底的魔障。此后的三十年间,嘉兴度过了没有三塔的漫长岁月,直到新世纪曙光的降临,嘉兴又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三塔。而三塔寺却永远地消失在了嘉兴的版图上,成为了过眼云烟。
四十年代的三塔照片,来自网络据说当年苏轼三过嘉兴,不仅在三塔寺煮茶论道,还在寺院墙壁上题过《过景德禅院画竹子壁因题一绝》诗:“闻说神仙郭恕先,醉中狂笔势澜翻。百年寥落何人在,只有华亭李景元”,诗题应为《题李景元画》而非《过景德禅院画竹子壁因题一绝》,也没见到景德寺壁有李景元画竹子图的任何记载,估计又是后人的附会。但传说还是比较契合苏轼喜欢在壁上题诗的做派,比如他在庐山西林寺墙壁上的题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看山总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和壁一起闻名遐迩。
写过《嘉禾百咏》的宋代诗人张尧同一定不会错过三塔,“石匮埋神物,灵光照夜多。龙归天上后,无复更风波”,诗极简单,说的都是关于三塔的传说,没有太多令人遐想的空间。宋代陈铭《三塔晨钟》:“浮图枕龙湫,飞观出云杪。铿訇吼华鲸,声震禅林晓。渊灵敛阴气,扶桑日将杲”,写的虽也是传说和眼前景,但想象力绝对丰富,气势也大得多。
年美国杂志上的三塔照片,来自网络
夜宿三塔元·顾瑛水落南湖不露沙,又牵舫子到僧家。春浮大斗娟娟酒,寒隔虚棂薄薄纱。半夜塔铃传梵语,一林江月照梅花。坐来诗句生枯吻,指点银瓶索煮茶。“嗜诗如饥渴”的元代文学家顾瑛,常与杨维桢等诗酒唱和,游山玩水。这次他又泛舟来到了嘉兴并夜宿三塔寺。“半夜塔铃传梵语,一林江月照梅花”,这是他此行听到见到和想到的三塔寺的夜色。“塔铃”是听到的,“梅花”是看到的,只有“江月”则是联想到的。是否是这一次的游历,让这位轻财好客,广集名士的文学家从此对嘉兴心心念念,以至后来举家避居嘉兴合溪?我就不得而知了!但诗肯定比张、陈两位诗家空灵通透得多,也诗情画意得多。明清两代诗人也不甘落后,感觉不吟几句,对不住这塔这寺还有周遭的景致。明代*正色的《三塔》:“诸天开霁色,烟水望中分。塔影摇清汉,钟声响白云。鸟迁双树绕,僧定异香闻。羡尔空林下,翛然隔世氛”,诗中禅味,诗外心志,一起呈现在了世人的面前。人名气不大,但诗绝对是好诗。而明代莫如忠的《嘉禾三塔》,诗中的三塔仿佛是上天赐予嘉兴的一件法器,生发出令人惊叹的魔力,“三塔倚霄半,凌兢蹑紫烟。分标倚净土,列搆指诸天”,可谓法海无边,气势磅礴!
乾隆御笔题烟雨楼诗乾隆帝六次南巡,六次临幸烟雨楼,五次来过三塔寺,并在第三次的时候,听闻了苏东坡在三塔寺汲水煮茶的故事后,赐名“茶禅寺”,写下《三塔寺赐名茶禅寺,因题句》一诗:“积土筑招提,千秋镇秀溪。予思仍旧贯,僧吁赐新题。偶忆赵州举,茶经玉局携。登舟语首座,付尔好幽栖”。可见,乾隆皇帝对“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嘉兴景色是多么的倾心和褒奖啊!他干脆在承德又仿造了一座烟雨楼。深谙茶道的他诗句里尽是禅机茶理!也让嘉兴的三塔和茶禅寺沾上了皇家之气!清朝嘉兴知府许瑶光效仿前贤,组合了南湖周围的景观成为南湖八景,是嘉兴历史上南湖文旅事业的奠基者。其中“茶禅夕照”便是其中的一景,并题诗“西丽桥波洗暮钟,江天倒浸落霞红。茶禅寺外湾湾水,霜叶芦花一钓蓬”。当然还有诸多诗词大家不吝笔墨,赋予了三塔、寺不一样的韵律。岁月沧桑,诗意不绝!
元代吴镇《嘉禾八景图》之《龙潭暮云》部分
诗词给人以遐想,而画相对就直接清晰多了!
元代“四大家”吴镇的《嘉禾八景图》之“龙潭暮云”,尽管景和画的名称针对的是白龙潭,但三塔和寺庙就是画的主题。在画的右侧空白处,“画隐”吴镇用行草书就了他自己的一阕词“三塔龙潭,古龙祠下千年迹。几番残毁喜犹存,静胜独归僧。阴森一径松杉夜,楼阁层层耀金碧。祈丰祷旱最通灵,祠下暮云生”。一径松杉掩映,几声钟声清远,在吴镇的笔下龙潭暮云诗意盎然,禅意幽深。诗画相配,耐人寻味!
丰子恺先生的《嘉兴写景》,图片来自网络
明末著名画家,里人项圣谟曾经画过一幅《三塔图》,现藏上海博物馆。清代著名画家,吴江人翁雒也画过一幅《三塔图》,据说现藏在嘉兴博物馆。嘉兴《思泉陋室博客·嘉禾纪事》曾帖出过一帧翁雒的画,画的左侧题写“甲午春日法元人笔于鸳湖客次”,落款为“小蓬海翁雒”。甲午年应是道光年间即年,客次即为接待客人的场所。翁雒另一名翁小海,有《小蓬海遗诗》一卷,故有此落款。画面有城墙、通越门、西丽桥、运河里两艘扬帆远行的船只以及三塔周边的景致。不知此画是全貌还是局部?是否即是上面提到了翁雒《三塔图》?如果有机会去嘉兴博物馆看看实物那就再好不过了。清代的秦敏树画过《南湖八景》之《茶禅夕照》,镶嵌在揽秀园的碑廊里,是用墨拓印出来的,黑底白线条。感觉画里的三塔不象三塔,象三潭印月里的三个塔刹。清代翁雒关于三塔的画,图片来自思泉博客
三塔及寺庙频频出现在画家的笔下,无疑是画家们对此景的最好褒奖。对于画家而言,能入他画的,必然是入眼入心的,完美的。在网上看到过丰子恺先生年画的《嘉兴写景》图里的三塔、寺,在树木的掩映下,相互簇拥着。只是中间的塔上已没有了塔刹。画前运河里的小船上一人摇橹,一人危坐。这应该是那个时期,先生所看到的三塔附近真实的画面。整幅画笔触简洁,但画面干净利落,人物栩栩如生。
比画再直接直观的,那就只能是照片了。
网上看到过刊载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年二月号上的三塔照片,那应该是现在三塔的前生,而一帧由外国人在清光绪二年(年)拍摄的三塔的照片,那应该是现在三塔前生的前生!和现在的塔一样,都是九层塔,而唐初建时为七层。周边古树参天,寺庙清晰可见,让我们有幸一睹它们昔日的风采!
年时期的三塔,照片来自网络
现在的三塔是年重建的,年竣工,从年被毁至今已整整五十年。以前三塔前立着三根纤石,以避免被停泊的船只纤绳损毁。现在立着两根,据说一根是以前留下来的,另一根是新做的。石柱上照例都留下了被纤绳勒出来的一道道深痕。运河里没有了纤绳的船只偶尔来回穿梭,三塔也早就不必由纤石来保护了,但它们还是继续默默地陪伴着三塔。他们矗立在那里,感觉是两个替人受过的罪人,虔诚地长跪于三塔前忏悔!它们伤痕累累地守护着曾经的三塔,却终究抵不住那一场疯狂!
新建的三塔崭新崭新,我们在等他慢慢老去,因为有人说过,恢复重建的名胜“古迹”等它若干年后就成真古迹了。我苦笑着不作声。
年杏花月
往期回顾问字轩吴镇《嘉禾八景图·题记》浅读问字轩
嘉兴子城“怀苏亭”的那些事问字轩
伤不起的景区文化疏忽问字轩
古今既巳尔何用役吾心——本觉寺、三过堂寻踪记问字轩
乱草凄迷水一汀,几间破屋古杉青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