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明清两代的都城,北京保留了众多遗迹。被全国人民追捧的故宫博物院,旧时是遥不可及的皇宫,又称“紫禁城”。环绕着宫城的,则是南至今长安街、北至今地安门大街、东至今东*城根街、西至今西*城根街,被高大的城墙围起的皇城。
想象中,皇城应该是四四方方。然而,北京皇城在西南方向却凹进去了一个角,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皇城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皇城第一次出现在城市规划中是在隋唐时期。隋唐的长安城(隋称大兴城)是三重方城:外郭城是黎民百姓日常生活的居所;最北为宫城;皇城建在紧挨着宫城的南墙,面积大于宫城,是中央官府、御用作坊、仓库及禁卫*等的所在。
明代在元大都萧墙旧址上改建,将元大都皇城墙的南、北、东三面稍加开拓,即形成了明皇城。清代沿用明代皇城,仅仅换掉了一些名称,比如将大明门更名为大清门,将北安门更名为地安门;后来在乾隆时期,皇城城垣不断修缮,城墙周长明显增长,城区范围有所扩大,乾隆朝《大清会典》中记载:皇城“广袤三千六百五十六丈五尺”,比明代的“三千二百二十五丈九尺四寸”有显著加长。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地安门(西德尼·戴维·甘博摄)
明代的皇城,严格按照周礼“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都城布局制度布设。午门前中心御道的左右两侧,分别建造了太庙与社稷坛;而在紫禁城的玄武门之北,辟有一座宫市,每月初四开市,从民间采买所需物品,正应了“后市”的要求。清代基本沿袭明皇城规制,在细微处进行了一些改造。
明清的皇城之中,一半为皇家的别宫、坛庙、寺观等,为皇家提供服务;同时,皇城也是对宫城的防御和保护,起到了缓冲作用。在明代,皇城中只有宫苑和衙署,门禁森严,人员出入严加盘查,出入时间严格限定,平民百姓难以入内。
到了清代,皇城内部作为满人的居住区域,门禁较前朝松弛,翰林院学士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中记载:康熙时,“紫禁城外,尽给居人,凡在昔时严肃禁密之地,担夫贩客皆得徘徊瞻眺于其下。”
明清的皇城为什么缺了角?
那么,如此一个为皇室提供服务,也属于皇家禁地的皇城,是什么原因竟然没有建成四方形,而是在西南角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凹陷呢?
明代的皇城借用了元大都皇城的西段城墙,南段则向南扩展至今长安街北侧。元大都皇城的西南角时雍坊内,有一座著名宝刹,名为大庆寿寺。大庆寿寺原为金朝的庆寿宫,建于大定二十六年(年),有“壮丽甲于京都诸寺”之美誉,元代改称大庆寿寺,位置在今西单电报大楼一带。
大庆寿寺位置(标红)元代皇帝对佛教非常尊崇。元宪宗曾说,佛教犹如手掌,其他宗教仿佛手指,手掌是基础,而手指则依附于手掌而存在。
元初,大庆寿寺大和尚海云及其弟子可庵先后圆寂,按照佛教习俗,各建一塔,九层塔为海云塔,七层塔为可庵塔,故大庆寿寺又被称作“双塔寺”。海云和可庵在元代的*治地位十分显赫,其中海云和尚甚至被封为佑圣国师,统领全国佛教。
元至元四年(),忽必烈修建大都城,原定的南段城墙恰与双塔塔基冲突,为保护塔基,皇帝特令城墙向南退让,绕塔修建,完整地保护了双塔。
到了明代,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规模兴建都城。据传,皇城借用了元大都的西段城墙,将原来的南段城墙向南推进,但这样城墙会穿过大庆寿寺。出于对佛教的尊重,也考虑到佛教信众的感情,最终,城墙在靠近大庆寿寺的位置转向朝东,绕过大庆寿寺修建。本应方正的皇城,也就在西南处留下了一个凹陷,仿佛是缺了一角。
正统十三年()二月,太监王振称这座寺院已凋敝不堪,劝服明英宗动用上万人力,花费巨资重修该寺,修成后改名为“大兴隆寺”(又称“大慈恩寺”),寺内新建一座牌楼,榜额题“第一丛林”,明英宗还曾亲临此处。
嘉靖十四年()四月,大兴隆寺遭遇了一场火灾,寺院毁于一旦,只剩下两座砖塔屹立。同时,御史向皇帝进言,说佛法迷惑百姓,不利于社会风气。双塔寺从此元气大伤,风光不再。嘉靖十五年(),该寺被改为培训*人的“讲武堂”、训练大象的“演象所”,昔日规模和地位不再。
清代沿用明代皇城,乾隆二十九年()重修寺院,赐名为“双塔庆寿寺”。
双塔与皇城后来怎么样了?
民国年间,平民百姓可以自由进出皇城,城墙就成为了大家通行的阻碍。人们开始在城墙上打豁口方便进出,后来干脆将大部分皇城城墙拆除。
年,长安街拓宽改造工程实施,期间征求多方意见将西长安街的双塔拆除。拆除过程中,考古队员在可庵塔塔基下发现了一些骨灰,在海云塔下发现了石棺。石棺内有木匣,匣中盛放有丝绵包裹的骨灰,上置一顶僧帽,木匣四角有“香、花、供、养”四字,外加铜钱、水晶、宝石等。
除了碑志之外,这里还出土了一批宋代日常生活用品,包括钧瓷香炉一只、木质须弥座髹漆涂金小瓶两个,还有丝金纻线、织花稠残片、缂丝等等,后被保存在首都博物馆。
现在,为了保护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府加强了皇城内文物古迹登记和管理,同时也小规模复原了皇城城墙,向公众展现北京城的历史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