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层塔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艺术表现主义先驱爱德华蒙克痛苦
TUhjnbcbe - 2022/12/12 21:50:00

爱欲,死亡与生存系列2:艺术家:爱德华.蒙克

有时却袭击我们,像一种感悟----

对彼岸的真实,突然降临

于是有一刻我们尽情投入

人生之戏,不曾想到掌声

可能提到死亡,生存,与爱欲,大多数人的头脑里会涌现出梵高的图像,但是,对不起,本文暂时不介绍梵高,呵呵,开个小玩笑。

前几天看过一个采访;是现任央美建筑学院的讲师王子耕和主持人田川的对话,有几句印象深刻的:“可能艺术对整个社会啊,对整个文明而言,不那么重要,没有那么重要,但是对于个人而言,可能就是全部了。”这是他创作坪山美术馆内部的室内空间设计---九层塔后接受采访说的一段话。可能对于大部分艺术家而言,尤其是独立艺术家而言,艺术创作和作品的价值可能也真的就是人生的全部。

我们见过莫扎特般的艺术贵族与艺术世家的辉煌与没落,也见过透纳一样的天才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样领略过米开朗基罗怀揣着奋斗与力的极致美学,以及达芬奇的儒雅与理智,卡拉瓦乔的经验与野性,同样,我们也有义务从新看看蒙克的作品。

十九世纪,挪威诞生了两位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一位是著名戏剧家和诗人的亨利克.易卜生,另一位,是爱德华.蒙克。蒙克被誉为表现主义的先驱,仍然采取我熟悉的几个侧面去描摹蒙克,以蒙克的生平,蒙克的创作观念的起承转合为次要维度,以及主要维度:关于蒙克的独特的生死爱欲。

有别于塞尚,我对于蒙克的态度要更为细腻,感触也要更多,像任何一位注定会在历史中留下姓名的人一样,蒙克的一生在关乎于生命,苦难,幸福,死亡的纠葛中艰难的前进着。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爱德华.蒙克(年12月12日---年1月23日),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版画复制匠,现代表现主义绘画先驱。

年十二月十二日,蒙克出生于挪威雷登在奥斯陆长大,蒙克的父亲患有精神病,他向孩子们灌输了对地狱根深蒂固的恐惧,他一再告诉他们,如果他们在任何情况下,以任何方式犯有罪孽,他们就注定会被投入地狱。

年,蒙克作为一名工程师进入工学院念书,并在大学期间,深受印象主义的影响,然而,频繁的患病中断了他的学业。

年,爱德华·蒙克考进了奥斯陆皇家艺术和设计学院,他的老师是雕刻家朱利厄斯·米德尔顿和自然主义画家克里斯蒂安·克罗格。

(蒙克作品;梦想的声音: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蒙克作品;红与白: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这是我可以找到的仅有的几幅可能是表现他早逝的姐姐,可能是他所见的少女的几幅作品,画作中难得透露出欢快的,充满生机的氛围。

预示着不详!这是我的感受,三幅画作中模糊不清的面孔,以及《红与白》中鲜红的正面少女,似乎在看似祥和的气氛中,透露出深层的不安。向更深或更“玄”的角度去解读,也可以隐喻为对轮回,因果或某种东方性思想的象征,或对矛盾的运动观,消亡与希望的转化与演变等等方面的解读,无奈有些多余,暂且不表。

对于蒙克而言,表达死,或表现死亡,送葬场景来象征或阴郁死亡,病房里的题材大致上是最多的。回顾历史,会发见,19世纪末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帷幕似乎在悄然拉开,我想,可能,蒙克对死亡题材的执着,也预示着他已经发见了不久之后世界格局的大变动,欧洲,将不再平静,死亡和阴郁将长久笼罩。

年12月,爱德华·蒙克在柏林著名的菩提树下大街开画展。和其它作品一起,爱德华·蒙克出展了题为"爱的研究系列",由六幅画所组成。这是他此后命名为"生命的饰带以生命、爱情和死亡的诗"组画的起点。大家最熟知的《呐喊》系列,也就是同年创作出来的。

(蒙克画作:呐喊;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蒙克画作草稿:呐喊;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蒙克画作草稿:呐喊;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蒙克画作草稿:呐喊;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至年间,这个略微有点阴郁与低迷的画家在同一座桥上进行了大量的习作,蒙克在自己为数不多的日记中写道:“我和两名友人在落日余晖中散步,心中感到一股淡淡的哀愁,突然,天空变的一片血红,我停下脚步,疲倦地靠在栏杆上,凝视着像剑尖鲜血版悬挂在阴暗峡湾和城市上空的云彩,我的朋友已经走了,我全身颤抖的站在原处,仿佛听到一声尖锐的呐喊,划破寂静。”

在人物的表现上,画作自身已经具备表现主义初期的特质,夸张的笔触,抽象化的形象,精心安排的构图,富有表现力的颜色与线条。

(蒙克作品:春,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蒙克作品:病房里的死亡;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病房里的死亡,画作中六个人有不同的姿态与神情,作为构图上正中偏上的病床与蜡烛自然作为视觉中心而出现,同时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引申出画面的主题----作为隐喻死亡的病床,以及作为主题的死亡,其中,左面的正面妇女的形象毅然成为蒙克多福画作中的代表形象,蒙克的多副画作中皆出现了正面人的形象----凝视,严肃,观画者作为被观看者,笔者虽然一概不倾向于对画作本身的形象与绘画语言倾注过多的象征意义与臆想式的解读,但对于这幅画自身而言,我相信这个女人背后表达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其余形象的未经刻画的五官与独一的被严肃刻画的夫人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在传达一个故事,一个关于无奈,爱与死的故事。覆盖半个背景的墨绿与血红色被两团人物所切分,同时使人物自身得以凸显,作为近景的金发少女,似乎也了解了一些我们无法知晓的事情,低头颦蹙,这可以说使蒙克少有的几幅兼具故事性与主题性的作品。同时也是蒙克大幅度投入更多经历探讨年12月,蒙克出展了题为“爱的研究系列”的六副作品,这是他此后命名为“生命的纽带以生命,爱情和死亡的诗”组画的起点。

爱与欲

蒙克的爱与欲,仍然直戳我的泪点,你可以深刻的感受到一个画家的放荡与不羁,痴情与迷乱,以及隐藏在爱之中的毁灭与破碎的成分,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被他化为题材,表现在他的作品之中,或许当时,或许偶然,当他作为一个艺术家时与*府,国家的关系不大,致使这位艺术家可以不受约束的随心所欲创作各类的题材。

蒙克的油画在爱情题材中总掺杂着诸如失望,嫉妒,怨恨等等情感因素与其中,在蒙克的一些斑驳破碎的记叙与传记中,蒙克的情感经历被我慢慢拼凑与虚构出来。

蒙克一生大致有四次恋情,基本上每一段蒙克都为他的爱人创作了大量的画作,但是,可能是天意,阴差阳错,第一次恋情随着蒙克看透了米里.贝雨克的花心本性而结束,随之,蒙克创作了《吸血*》。

(蒙克作品:吸血*;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第二段恋情,在蒙克结束了初恋----米里之后,前往柏林,与美丽的杜夏的相遇。

年轻的杜夏非常迷人,所有的男人都会与之希望成为恋人,蒙克自然不例外,如果说米里教会了蒙克性与爱的滋味与苦楚,杜夏便教会了蒙克何为爱而不得,蒙克在嫉妒与苦恼中尊称杜夏为“夫人”但杜夏并不对蒙克抛出任何橄榄枝,若干年后,蒙克创作了《玛多娜》,并传言,终生未曾脱手。

(蒙克作品:玛多娜;图片来源:百度百科)(呃呃,玛多娜是裸体画,平台不让发出来,可恶可恶,此副作品为蒙克描写初恋米里)

蒙克的第三段恋情,毫无疑问,也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第三个恋人时一位挪威富有葡萄酒商的女儿,对艺术抱有绝对的热情,同时也是蒙克的忠实粉丝,她热爱艺术,对青年画家一见钟情,蒙克每到一个地方办展览,她就一直追到那,而蒙克除了与朵拉在一起以外,同时厮混于妓院于其他几位情妇。朵拉想要过安定的生活,为了证明彼此相爱,她要求蒙克结婚,但蒙克本能的想要逃避,他不奢望也不需要安定的生活,堂而皇之的理由便是:“在无聊,千篇一律的婚姻生活中,无法产生艺术。”年夏,强烈控制欲的朵拉在于蒙克合租的别墅中开枪自杀。为此蒙克创作了画作《朵拉之死》缅怀这段难忘的恋情。

比尔吉特,蒙克的最后一段恋情,同样也是以抱憾而结局。

彼时,以47岁的蒙克,在遭遇了朵拉之死事件后,蒙克对爱情,对安定的生活失去了愿望,作为那场事件的舆论中心,蒙克遭受了诸多的指责----朵拉在开枪时走火,打断了蒙克两根手指,同时,人们谴责他将朵拉逼的走头无路,才致使了朵拉的死亡。蒙克潜逃了,他逃到了哥本哈根的一所精神病院里,两年后,才怀着失落,无助,同时悔恨的心情返回了挪威,并遇到了宿命般的,人生的最后一位女性----比尔吉特。比尔吉特是蒙克的模特,蒙克一如其他的艺术家一样,对年轻漂亮的模特产生了深深的喜爱之情,最终发展为无法收拾的爱情,并终于在47岁这年,这位放荡,迷乱的中年男人开始希望过上安定的生活,终于他向比尔吉特求婚,而比尔吉特的反应也算情理之中,比尔吉特小蒙克20余岁,当然不会答应蒙克的请求。并终于丢下了蒙克。自此以后,蒙克对女人再无任何期待,并独自孤独的生活到了80岁。

蒙克曾说过:“死亡就好像一个人的眼睛已经熄灭,再也看不到任何东西,就像被关在地窖里一样,被所有人抛弃,他们砰的一声关上了门,走了。留你一个人看不到任何东西,只注意到腐烂的潮湿的气息。这个人,终于在八十岁时,经历了长达30余年的孤寂痛苦的生活,结束了一生。我想,蒙克垂暮之际,看到的,也不单单会是无尽的痛苦和爱而不得的苦楚吧。

有些时候,艺术本身不需要多说什么,就会很自然的,流露出打动我们的东西,以生命与情感为题材的画家,本就值得被铭记。讲蒙克,也没有过多介绍表现主义等等,可能潜意识里,也觉得用生命在创作的人,本身也不应该被僵死的后世理论家总结的评价体系所限定吧。

语言何时得以消逝?我曾不止一次期望巴特意义上的零度姿态。------零度观察者Q

参考文献:《爱德华.蒙克》

《艺术的故事》

《艺术风格学》

1
查看完整版本: 艺术表现主义先驱爱德华蒙克痛苦